开阳县2020年幼儿园等级评估情况通报

进入
老年模式

无障碍
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»  政务公开 » 重点领域信息公开 » 教育信息 » 公办学校管理
开阳县2020年幼儿园等级评估情况通报
  字号:[ ]  [关闭] 视力保护色:


为贯彻落实《幼儿园工作规程》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(试行)》《3—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《开阳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开阳县教育局关于对全县幼儿园进行等级评估的通知》(开府教督〔2020〕14号)要求,明确办园指导思想,规范办园行为,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,逐步实现教育思想、保教内容、幼儿园管理和保教设施、设备的现代化。开阳县教育局于2020年10月12日—11月3日对17所幼儿园(其中:新申报4所、复评估13所)进行县级示范幼儿园的评估和复查评估。现将评估情况通报如下:

一、等级评估结果

新申报:开阳县城关镇蒋家寨幼儿园、开阳县城关镇毛稗田幼儿园、开阳县楠木渡镇第二幼儿园、开阳南郊幼儿园4所通过县级示范园评估。

复评估:开阳县双流镇幼儿园、开阳县金中镇幼儿园、开阳县禾丰乡幼儿园、开阳县冯三镇幼儿园等13所幼儿园通过县级示范园复评估。

二、检查组工作基本情况

评估组依据《贵阳市市级示范幼儿园评价评估细则(试行)》《开阳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 开阳县教育局关于对全县幼儿园进行等级评估的通知》(开府教督〔2020〕14号),对17所幼儿园领导与管理、卫生保健、教与学的质量、儿童发展四个方面的工作开展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检查。在园期间,实地察看了幼儿园园容园貌和各种教育资源、教育设备,查阅了有关资料,访谈了园领导、教职工;分别对大、中、小班进行了活动观察,实地观察教师组织活动,进班率达100%。

三、主要成效

(一)领导管理

1.各园能结合幼儿园实际初步形成办园理念,在幼儿园发展规划中体现幼儿园发展愿景、办园方向或目标。

2.园长及幼儿园管理队伍有较强的凝聚力,建立了有效的工作团队,分工协作。

3.有征求教职工、家长、社区意见制定发展规划,宣传办园理念。

4.发展规划涵盖园各个层面,按照年度分解目标任务,做到责任到人,全员参与。部分幼儿园年度报告客观、详实。

5.各园对各岗位人员均开展了相应的培训,资料较详实。幼儿园能根据实际和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课程实施方案,过程性资料收集完善,有一定的指导性。

6.重视家长工作,通过家委会的设立和影响,带动更多家长参与到幼儿园各项工作中。

(二)卫生保健

1.食堂有各项卫生制度,食品卫生符合国家相关要求,有餐具清洗消毒记录。

2.卫生与消毒工作规范,幼儿园干净整洁。具体表现在:园内有预防性消毒制度,能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剂,保育员能说出卫生制度和消毒制度,生活用品专人专用,有标识。

3.幼儿园有膳食委员会,儿童膳食专人管理。各幼儿园食堂均有《餐饮服务许可证》,执行相关法律法规。儿童膳食费实行民主管理,由园长督促管理,全部用于儿童膳食,膳食费每月向家长公布,账目有伙食管理委员会签字,每期膳食收支盈亏不超过2%。

4.各园传染病防控工作规范,仔细。具体表现在:三表合一(缺勤记录、因病缺勤追踪和传染病登记表)对缺勤幼儿追踪仔细,排查清晰,资料规范。发生传染病后能采取有效的措施,启动应急预案,杜绝传染病的漫延,资料收集齐全、详细。

5.幼儿园健康检查工作规范,按指标完成。具体表现在:新生入园体检率达到100%,能按要求完成每年一次的全面体检,每半年一次定期体检,体检率均能达到要求。

(三)教与学的质量

1. 教师充分关怀幼儿,师幼关系融洽。通过跟班观察,教师与幼儿交谈时,态度和蔼,对幼儿的情绪反应能够及时给予回应和安抚。

2.教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,积极主动。通过教师交流,查阅资料,教师能够认真拟写班务计划、月计划、周计划等工作计划,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教研、学习及培训活动。

3.环境创设能充分利用幼儿园的资源。各班有活动区,幼儿园有大型活动区域。

4.幼儿对幼儿园提供的环境、活动乐于参与,有好奇心和探究欲,自主性强。

(四)儿童发展

1.幼儿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,动作协调。能在一定时间内较平稳的单脚站立于小塑料凳上,通过平衡木、钻圈及垫上翻滚时动作灵敏。

2.愿意与人交往,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,表述较为清楚。能主动向来人问好,积极介绍自己的作品和设想。同伴间相处友好,喜欢相互交流,能够共同合作开展游戏。

3.幼儿能安静进餐,具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。

四、存在问题与建议

  (一)领导与管理

   1.部分幼儿园教师师德方面的工作检查资料不详实。具体表现为资料不完善,流于形式。

建议:结合《幼儿园教师师德规范》来制定,并落实到工作中。

2.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不够丰富。如多以理论培训活动为主,在发挥骨干教师的帮扶引领方面有欠缺。

建议:完善对骨干教师的管理。

3.发展规划监测形式单一,无分析和改进措施。如园务计划、保教计划和后勤计划之间存在脱节现象,未做到层层落实;发展规划年度目标落实不具体,缺乏问题分析和改进策略。

建议:根据年度目标拟定园务计划、以及各部门计划。成立幼儿园规划监测评估小组,并按照季度、学期、年度等进行周期性的督导检查,对各部门工作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评价,对未完成工作及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解决策略,保障规划的落实。

4.教师实施课程的能力有待提高。具体表现:一是班级周计划内容不详实,过于笼统。如在对“上周情况分析”进行填写时,大部分班级为“已完成教育目标”,没有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分析并提出工作目标;在“本周工作重点”中,大部分班级以某个活动目标作为重点,内容不具体,不便于实际操作。二是课程计划中的“主题网络”与“月、周工作计划”不能相互支撑,小中大班年级组一样,主题不明确。三是园本教研活动形式单一,需进一步拓展形式和方法,如开展参与式、体验式、研讨式等活动。  

建议:组织教师开展多形式的学习和研讨,以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和《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》为指导,将教育理念和方法渗透于教师日常工作中,注重园本教研活动的实效性;根据幼儿实际发展需要开展生成式主题活动,在原有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教育价值。

5.教师、家长参与幼儿园各项工作的力度不够。如大部分幼儿园教师、家长不清楚幼儿园规划,对幼儿园的发展目标不清楚。建议:可通过研讨、实地走访、问卷调查等形式,让教师、家长共同参与幼儿园管理。

6.课程管理制度不全,缺少定期的评价与分析。

建议:进一步梳理和整合课程管理制度,从课程编制管理、课程实施管理、课程评价管理、教师专业发展管理几个方面进行保障。逐步完善课程评价内容和形式,将评价结果运用于诊断、调整课程,支持儿童发展。

(二)卫生保健

1.幼儿常见病管理不规范。具体表现在:进行了专案管理,但管理记录及干预手段不规范、宣传力度不大,对幼儿的体格锻炼没有相应的记录。

建议:保健教师严格按照《儿童营养性疾病管理技术规范》建立专案管理档案,并将个案管理分类归档,并制定出对应的干预措施,并与家长随时沟通,做好常见病管理的宣传工作,做到共同干预,保证干预效果。建议各班级把户外体格锻炼做好记录,保证患病幼儿得到充分的户外锻炼。

2.儿童膳食营养计划和营养评估撰写不规范。具体表现在:营养计划没有经费预算;营养评估每半年一次,一次要用膳调小结结合身高、体重来分析,另一次要用膳调小结结合身高、体重和血色素来分析,在营养评估报告中两次都只体现了身高和体重。

建议:以学期为单位,将指导思想、本园基本情况、伙食收支情况、班级及幼儿基本情况、膳食依照标准、各月安排、食堂工作的引领、膳食委员会的作用、食品安全等内容融入膳食计划中。建议各园将全面体检改成每年的6月份,以便撰写营养评估报告,了解幼儿园的膳食均衡情况。

3.健康教育工作不到位。具体表现在:一是健康教育计划制订不全面不合理;二是健康教育内容单一,只有食品安全方面的培训。

建议:一是健康教育计划应坚持每学期制订一次,根据季节、气候特点分别制订,应包括目标、内容、对象、方式、途径、成效评估、资料收集与归档等内容。二是要结合幼儿园的实际,做健康教育培训,内容包括:膳食营养、心理健康、疾病预防、儿童安全、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等等。

(三)教与学的质量

1.区域设置和材料投放不能充分满足幼儿学习和发展的需求,活动区材料的多样性、开放性、可探究性不足。

建议:根据各年龄班幼儿的已有水平,加强对活动区环境创设、组织实施的实效性管理,深入研究材料与课程的关系。结合幼儿年龄特点投放具有层次性的材料,注意材料的难易度,材料种类还需要不断丰富,增加废旧物、自然物、半成品等不同结构的材料投放。

2.幼儿做事缺乏计划性和自我评价意识。从跟班观察和与幼儿交谈发现中大班幼儿做事缺乏计划性,区域活动中对自己要做什么、怎么做、用什么材料都不太清楚,也无自我评价意识,不知道如何评价自己和同伴。

建议:加强区域活动中的幼儿计划性引导,并注重培养幼儿的自我评价意识,在区域活动结束后,开展多种形式的自评和互评。

3.教师对儿童在游戏中的学习与发展的观察评价与支持不足。如在备课本、观察记录中教师的反思、分析缺乏针对性,泛泛而谈,教师不能针对“教”中存在问题进行思考,在后续的教学活动实施中未体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的调整与改进。教师在幼儿进行区域活动时,观察目的性不强、不够深入,多为观察幼儿是否在“玩”,是否存在争执及安全隐患,游戏中缺乏有价值的介入与启发;游戏结束后的分享评价环节缺乏目的性,仅以询问、谈话、回答方式与幼儿交流“玩了什么”、“完成了什么”等。

建议:一是开展相关学习与培训,帮助教师建立教学反思的一般框架;二是加强园本教研,引导教师学会用基于教学实践做关于教与学的反思。

4.环境未能反映幼儿学习过程。主题墙饰多为孩子们作品的展示,环境创设单一,内容简单,与主题教育结合不够,没有体现幼儿的参与性,艺术性和美观性不强,在多种材料的呈现方面不足。

建议:把班级主题墙饰的创设与课程有机结合,使主题墙饰反映师生互动问题持续探究学习的过程,体现幼儿的参与互动让孩子成为墙饰的主人。

5.一日活动安排欠合理。如在餐后等过渡环节教师组织幼儿参观活动区、集体排队散步等无实际价值的活动,教育活动结束组织幼儿开展20分钟的早操,返回活动室吃早点后又到户外开展活动。

建议:结合幼儿年龄特点梳理出适合每一个年龄段的作息时间,优化过渡环节组织。

6.大部分幼儿园在坚持保教结合,不能很好悉心照料儿童的日常生活。如:教师缺乏对幼儿饭前、便后洗手的监督和引导,大部分幼儿洗手流于形式,洗手方法不正确冲一下水就走了。

建议:采用图示、讲解、示范等方法帮助幼儿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等,幼儿园保健教师加强此项工作检查。

(四)儿童发展

1.幼儿倾听习惯有待加强。幼儿不易集中注意力倾听,在活动中幼儿忙于举手却回答不出问题或没有听别人的回答、重复答案等,缺乏注意倾听的意识和习惯。

建议:对幼儿提要求和布置任务时要求他注意听,鼓励他主动提问;加强对幼儿自控力的培养,引导幼儿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,等听完后自己再发言或作补充。开展我问你答、词语接龙等游戏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。

2.幼儿缺乏阅读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。如幼儿在图书区里自由玩耍,或是把图画书拿在手上随意翻看、对图画书内容不关注、不理解,不能根据图书画面的内容说出大致情节。

建议: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投放适宜的阅读材料;通过集体教学、阅读功能室、班级区域等活动,有目的、有计划地运用看图讲述、提问启发、表演故事等方法促进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。

3.幼儿的探究兴趣和探究能力不足。如:大部分幼儿园班级中都缺少科学探究的区域或材料,自然角多以观赏类植物多,可供幼儿探究、观察植物植物少,植物生长及现象的记录少。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观察和探究不够深入。

建议: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,创设能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环境、提供材料,创设问题情境,引导幼儿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,参与观察、实验验证等科学发现的过程,激发探究兴趣和发展探究能力。


附件:开阳县2020年幼儿园等级评估成绩统计表.xlsx


开阳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 

2020年11月6日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

上一篇:
下一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