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2月25日,开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《开阳县政府系统“改进作风、狠抓落实”年工作实施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,现就相关情况解读如下:
一、制定《方案》的背景和依据是什么?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,以刀刃向内的勇气、猛药去疴的决心、滴水穿石的韧劲,围绕“四新”主攻“四化”、市委、市政府和县委、县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,紧盯“抓实六强工作、做好六篇文章”工作重点,坚持问题导向、目标导向、结果导向,向不良风气亮剑、向顽瘴痼疾开刀,大力整治“慢作为、不作为、乱作为、文山会海、官僚作风、弄虚作假”六个方面问题,进一步激励政府系统干部在拉高标杆中改进作风、在自我革新中后发赶超、在攻坚克难中开创新局,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作风保障。
二、整治的内容是什么?
(一)大力整治“慢作为”
(二)大力整治“不作为”
(三)大力整治“乱作为”
(四)大力整治“文山会海”
(五)大力整治“官僚作风”
(六)大力整治“弄虚作假”
三、整治的步骤是什么?
(一)全面自查自纠阶段(2月24日至3月10日)
(二)整改落实阶段(3月10日至6月10日)
(三)巩固提升阶段(6月10日至12月10日)
四、名词解释
(一)慢作为
1.对上级安排部署,没有雷厉风行、马上就办、办就办好,未按时限要求完成任务的;
2.对发生突发事件、灾情险情、安全生产事故等未按规定及时报告和开展现场处置的;
3.在重大项目手续办理、资金筹集、建设推进等环节,不主动作为、不积极推动,影响项目建设进度的;
4.对有明确办理时限的事项,未严格执行限时办结制度的;
5.在急难险重任务上,拈轻怕重、只讲待遇、不讲奉献,打着按程序办事幌子慢作为的。
(二)不作为
1.安于现状、因循守旧、不思进取,导致“四化”及招商引资等方面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;
2.没有深入开展项目谋划,导致项目储备不足、项目深度不够、项目质量不高、项目申报不力的;
3.不认真履职,不积极向上争取政策、项目、资金等,导致工作推进滞后、项目建设迟缓的;
4.因疏于管理、监督不力,导致公共利益遭受损失或造成不良影响的;
5.只想当官不想干事,只想出彩不想担责,遇到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推诿扯皮,不认真研究解决的。
(三)乱作为
1.不执行科学决策程序,拍脑袋决策、拍胸脯表态,不顾客观实际和效益,盲目铺摊子、上项目,违法违规给项目建设铺路搭桥的;
2.满足于做表面文章,重显绩不重潜绩,重包装不重实效,不顾地方实际和群众意愿,大手大脚花钱,搞劳民伤财“形象工程”和“政绩工程”的;
3.不严格依法行政,滥用职权,办事不公、优亲厚友,为自己和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。
(四)文山会海
1.文件层层转发,隐形变异文件增多,把“通知”改为“工作提示”“便函”等下发的;
2.不落实会议审批相关规定,随意和层层重复召开会议,任意扩大参会部门范围和要求基层、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;
3.未按照年度督查检查考核计划,随意开展督查检查考核,以开展调研指导之名行督查检查考核之实的。
(五)官僚作风
1.对群众呼声麻木不仁,对实际情况不了解不关注,不愿意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;
2.以“规定”和“程序”做挡箭牌,推三阻四,效率低下的;
3.盲目依赖个人经验和主观判断,听不进群众意见,严重脱离实际和群众的;
4.问责泛化滥用,动不动就签“责任书”、搞“一票否决”,甚至把问责当作“挡箭牌”的。
(六)弄虚作假
1.在工作推进中,搞假情况、报假数字、树假典型的;
2.在国务院大督查、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、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中,不严格按要求整改,搞表面整改和虚假整改的;
3.在汇报工作和上级调研、检查中,报喜不报忧,避重就轻,搞“盆景”,不全面客观真实反映情况的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