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5月30日
龋齿,俗称“虫牙、蛀牙”。
由于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含有糖分,被附着在牙面上的致龋菌发酵后,产生酸性物质,慢慢腐蚀牙齿,逐渐形成龋齿。
应该如何进行儿童口腔健康维护呢?
1、避免家长口内致龋菌传给宝宝
家长应避免用嘴巴接触宝宝的奶嘴来检测瓶中奶的温度; 避免跟宝宝口对口亲嘴儿;避免自己咀嚼食物后喂给宝宝或者与宝宝共用餐具。
2、科学刷牙、使用含氟牙膏、使用牙线
0-6月的宝宝:乳牙未萌出,家长可每天使用指套或湿纱布给宝宝清洁并适当按摩口腔,保持口腔干净。
6月-3岁的宝宝:一般由家长帮助刷牙,且家长还需使用牙线来帮助宝宝清洁牙齿的邻面。
3-6岁儿童:家长可以让其自己动手刷牙,采用最简单的“转圈法”刷牙,使用含氟牙膏,但仍应每天帮助孩子刷牙一次,使用牙线清洁牙齿邻面。
6岁以上的儿童:可自己刷牙并使用牙线,家长监督。
3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
注意饮食平衡,不挑食;减少进食频率,少喝(碳)酸饮料,进食甜食后用清水或茶水漱口;防止婴幼儿养成边吃奶边睡觉的习惯,儿童1岁以后要学习使用杯子,并逐渐停用奶瓶和奶嘴。
4、定期涂氟
对于有易患龋的家族遗传倾向或不易做到完善牙齿清洁的儿童,牙齿萌出后可定期涂氟,牙齿表面可快速形成氟化钙来保护牙齿。
5、窝沟封闭
后牙的咬合面常常存在窄而深的窝沟,不易彻底清洁而往往更容易发生龋坏。窝沟封闭,则是利用流动性高的液态树脂置于完善清洁后的窝沟表面,填平窝沟,在光照固化后,能有效的预防窝沟龋的发生。一般在六岁时,可行第一恒磨牙(又称六龄齿)窝沟封闭;对于易患龋的宝宝,家长也可以选择在孩子具有一定配合意识后,对乳磨牙进行窝沟封闭。
6、纠正口腔不良习惯
对于儿童可能存在的一些不良口腔习惯,比如口呼吸、吮指、咬嘴唇、咬舌吐舌、躺着吃奶瓶等,有可能导致各种错合畸形,家长也应予以重视,及早予以纠正。
7、定期口腔检查
家长要定期带儿童到口腔科进行常规牙齿检查,有问题早发现早治疗。